第二届全国青年摄影大展导师团华丽亮相

发布时间:2014-09-04 14:06 来源:中国摄影函授学院 作者:编辑 浏览:

中国摄影家协会与nubia智能手机共同主办的“nubia智能手机杯”第二届全国青年摄影大展,首次采用导师制,10位导师将参与大展主单元评选并对最具潜力新人获得者给予创作指导。

大展办公室近日公布了导师名单:

王文澜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日报社总编辑助理

中国日报社总编辑助理,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摄影家》、《人民摄影报》、《爱乐》编委和《中国国家地理》杂志顾问。
参加过“四·五”运动、唐山大地震、老山前线、抗洪救灾等突发性新闻采访和党代会、全国人大、政协、各国首脑访华等重大国事及亚运会、奥运会等新闻报道。
在全国新闻摄影优秀作品评选中获金、银、铜牌奖及中国新闻奖。荣获全国十佳摄影记者、全国十佳体育摄影记者、全国人像摄影十杰、中国抗洪救灾优秀摄影工作者称号和中国新闻摄影学术贡献奖。先后担任全国影展、国际影展、新闻影展、中国摄影金像奖和国家图书奖评委。
出版《京味》、《名人透视》、《流动的长城》、《瞬间》、《中国纪事》、《自行车的日子》、《偶然》、《地平线》、《家国细节》、《动感亚洲》、《百名摄影记者聚焦SARS》、《百名摄影记者聚焦冰雪线》、《百名摄影记者聚焦大地震》、《百名摄影记者聚焦奥林匹克》、《百名摄影记者聚焦中国》、《百名摄影师聚焦台湾》、《时代肖像》摄影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广场漫步》和《中外新闻人像》摄影展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新闻学院、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大专院校及新闻单位讲授新闻摄影课程。
导师寄语:
青春充满着朝气蓬勃的想象,
年轻蕴涵着取之不尽的能量,
每一届青年摄影大展都是等待收获的麦田,
我会通过努力工作当好守望者。
——王文澜

邓维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摄影教育委员会主任

籍贯湖南,1954年1月出生于北京。“文革”期间至改革开放前工农兵都干过。1980年考入原中国财贸报、现经济日报任文字记者;1983年起先后任经济日报摄影记者、摄影部主任、总编室副主任,高级编辑。现已退休。并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第六、七、八届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教育委员会主任。
曾获全国新闻摄影评选银、铜奖;新闻摄影探索奖;首届全国新闻摄影记者金眼奖;范长江新闻奖提名奖。 自1992年起担任过全国影展评委、中国新闻摄影年度评选评委、中国摄影“金像奖”评委、中国新闻奖(图片作品)评委、中国摄影记者“金眼奖”评委、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CHIPP)评委、中国国际影展评委等;目前主要担任新闻摄影讲学及国内大型摄影赛事评委工作;著有《失误与遗憾——我拍摄的30个新闻瞬间》《我与百位摄影同仁》等书;受聘担任北京摄影函授学院教授、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
 
导师寄语:
第二届全国青年摄影大展是年轻摄影人的盛会,我期待看到更多有个性、有味道、有特色的摄影作品。关于时代,关于记忆,关于理念,关于描述,你们的图片如果老气横秋,循规蹈矩,人云亦云,那这个大展就事倍功半,索然无味了。因此,年轻人的影像世界必须名副其实,谁看了都不打蔫。
另一方面,创作的自信与不靠谱的轻狂是两码事。生活、情感、心绪、表露等等,如果只是顾影自怜,无病呻吟,在全国青年摄影大展这个平台上恐怕也难以立足,因为这里提倡的是能让更多青年朋友发自内心、真实可信的影像阐述。
我期待着你们的作品,咱们用照片交流、对话。我相信,众多精彩的作品会让我们眼前一亮,甚至过目难忘!


于德水  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

1953年生于河南省周口市。现居郑州,1978年从事摄影,1983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摄影专业,1985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2001年任河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2002年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2008年任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理事,,2008年任河南理工大学兼职教授。
1994年获中国新闻摄影奖(非突发新闻类)金奖;1995年获中国新闻摄影奖(非突发新闻类)金奖;1996年获中国摄影金像奖(提名)奖;2001年获中国摄影家协会“德艺双馨”荣誉称号;2004年获中国摄影金路奖;2004年获中国摄影传媒年度人物大奖;2005年获河南省优秀文化成果奖(一等奖);2006年获中国摄影家协会“突出贡献摄影工作者”称号;2008年获“文明中国杰出摄影家”称号;2010年获“文明经典·杰出摄影家”称号;2011年获“丽水国际摄影节”大奖;2012年获“中国摄影金像奖”。
 
导师寄语: 
“摄影”已经在发生着改变,包括摄影与摄影者之间的关系:媒介与工具属性的回归正在取代着某种空泛的职责。这种改变最为直接地体现于“影像”内在精神的真挚程度上——有感而发。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摄影”已经成为一种通用的“书写”方式的背景之下,期待看到“年轻的眼睛”,他们用影像表达自己对世界、对生活的看法和观点。


王征  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新时期纪实摄影重要的代表人物,著名策展人、编辑

1962年生,中国摄影家协会策展人委员会委员,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大连医科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新时期纪实摄影重要的代表人物,著名策展人、编辑。
先后在荷兰那顿国际摄影节、法国尼斯国际摄影节、法国巴黎中国之家、亚特兰大摄影节、北京宋庄美术馆、广州双年展、平遥摄影节、大理摄影节、连州国际摄影年展、798百年印象画廊等举办个展,出版《西海固的事情》、《摄影中国1956—2006》、《中国摄影家王征——寂寞生灵》、《像说》、《非像说》、《隐没地——上圈组文学与影像越界实验》等图书,曾担任美国波特兰摄影节专家见面会专家、美国“Critical Mass”评委、全国影展评委、“美国项目—30位摄影家的个展”策展人、第四届济南国际双年展艺术总监等。
 
导师寄语:
    人总是由外向内的,外部纷杂迷离的一切,诱惑着我们努力去认知。
    我们想想人的各种活法儿,如同万物相互的依存关系,任何可见的、可感的、可知的,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只是视珍贵程度分大众、小众、稀缺直至唯一,这都是特定时空里(如地球上)已经有了的。然而那些以前没有的东西,此刻也许正在不停地生成着……
    我也年轻过,也是不停地在对外部的努力认知中,刚刚开始学着走进自己,走进内在。智慧的青年,往往很早就知道在认识外部的时候思考自身,而我却不能。

    我想摄影也是如此,我愿意和你们一起寻找那些陌生的新的可能。

 
盛希贵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摄影教育委员会委员

博士,教授。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曾多次担任中国摄影金像奖和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作品初评评委。2003年度中国摄影家协会“德艺双馨”优秀会员;2006年12月,被评为建国以来为摄影事业做出突出贡献摄影人士之“突出贡献摄影工作者”。
1985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事新闻摄影教学、科研工作至今。1995年开始涉猎视觉传播学研究,侧重于影像传播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新闻摄影史论与实务、视觉传播史论与实务。开设《新闻摄影》、《新闻摄影理论》、《新闻摄影研究》、《视觉传播研究》等课程。
代表性学术成果:《影像传播论》(专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新闻摄影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新闻摄影教程(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新闻摄影:理论与实务》(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等。
主编的教材: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新闻摄影》(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新闻摄影教程(第3版、第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2013年),分别为“十一五”和“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新闻摄影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新闻摄影》(中国摄影出版社,2011年)等。
1995年8月至1996年8月,加拿大康科迪亚大学新闻系、传播学系访问学者,研修新闻摄影和视觉传播学;1999年10月至2000年3月,在日本东京电通(广告)公司研修广告学,侧重于广告摄影;2005年10月至2006年8月,作为富布赖特项目研究学者,在美国印第安那大学(IUPUI)信息学院新媒体项目部研修新媒体传播。
 
导师寄语:
青少年是摄影事业的未来!正在深刻变化、努力崛起的中国需要你们的努力,更需要你们的见证!
14岁到34岁,充满了幻想、探索和思考的年纪,你们的青春里不能没有摄影!
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野,你们可能一直在用相机记录身边的风景、人物和故事;无论是业余摄影爱好者还是专业摄影工作者,你们都以自己的独特视角和才华捕捉了数不清的精彩瞬间!
切盼广大青年人积极行动起来!通过“第二届全国青年摄影大展”这个全国性的平台发掘潜力、施展才华、展示优秀作品!
中国未来的优秀摄影艺术家、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们,请从这里出发吧!

 
张国田  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艺术总监、中国摄影家协会策展人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业摄影协会副主席

《映像》杂志总编;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艺术总监;中国摄影家协会策展人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业摄影协会副主席。
导师寄语:
首届全国青年摄影大展举办时给我极大的震动,这个专为青年摄影人搭建的展示平台,在赛制与奖项设置上都极具创意,也符合青年人的心理需求。
青年人是摄影的未来,几年前我说过,数码技术的发展是中国摄影追赶世界摄影的机会,因为此次技术革命中国摄影人是全程参与的。现在的年轻摄影人大多成长于数码摄影技术以及普及的年代,旧有的体系与传统的力量对他们影响极小,而现代通讯技术又使得他们能够第一时间接触到最新的资讯,这使得他们面对未来时,具备更多的勇气。
今年的全国青年摄影大展是第二届,回望2005年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刚刚设立“院校展”的时候,只是希望能够给全世界的院校学生一个能够相互交流的平台,经过10年的发展,院校展已经成为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最具活力的展览部分”,这些年轻的摄影人也已经走上社会,开始在艺术的领域继续前行。我相信全国青年摄影大展也必将震动中国,震动世界。


宋靖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中国摄影家协会摄影教育委员会委员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教授,院长,硕士生导师;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女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理事、中国摄影教育委员会委员。
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代表作品:《行走中国——宋靖摄影作品集》。
导师寄语:
希望这次摄影大展的举办,促进全国青年摄影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对于影像教育工作、影像艺术学科建设、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和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均发挥重大作用。
希望青年摄影师们借此可以拓展视野与眼界,在全国范围的维度上寻找自己的位置与方向,与五湖四海的朋友们沟通交流。用相机发现生活,用自己的经历找到摄影的方向。
希望青年摄影师们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为时代写真、为人民留影,不断行走与发现,记录身边看似平常中的不平常,放飞自己的青春梦想、给未来搭建一个精彩的舞台。
预祝“nubia智能手机杯”第二届全国青年摄影大展圆满成功!

李楠  

南方周末图片总监、资深图片编辑、评论家、策展人
南方周末图片总监,资深图片编辑,评论家,策展人。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学术委员,广东省摄影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兼职教授。
曾获中国新闻奖、中国摄影金像奖、中国新闻图片编辑金烛奖、中国新闻摄影学术研究成果奖、广东省摄影理论奖、贡献奖、策展人奖。在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丽水国际摄影大展、徐肖冰杯全国摄影大展,TOP20全国新锐摄影大展,金镜头全国新闻摄影比赛,中国新闻盛典等专业展赛中担任评委。任中国摄影家协会成立50周年,凤凰国际摄影双年展特邀策展人。此外,30余次获全国、省、市各级新闻奖。出版《影响:中国当代摄影精神交往录》等学术著作及论文近70万字。多次在全国学术研讨会上做专题讲座。
寄语:
梁启超先生曾著《少年中国说》,曰:“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诚哉斯言!一国如是,摄影之事业更如是。
我希望在本届青年摄影大赛中看到显现智识,独立、自由、与进步精神的优秀作品。
愿今日之少年,能担当代,更胜往昔!

 

段煜婷  著名策展人、连州国际摄影年展艺术总监

段煜婷,女,作为中国当代摄影的重要策展人,长期致力于中国当代摄影的策展、传播,长期担任多个国际重要摄影奖项评委及摄影节策展人。2000年编著大型纪实摄影丛书《中国故事》;2001至2003年被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WPP)选为中国大师班成员参加学习;2005年发起、策划连州国际摄影年展项目,同年底被评为“中国摄影十大焦点人物”;2006年“中国摄影五十年”大型回顾展特约策展人;2007年巴黎摄影双年展中国部分策展人;2009年中国摄影金像奖评委;2010年瑞士日内瓦摄影节评委、法国才华摄影基金奖评委;2012年莫斯科摄影双年展策展人、哈苏摄影大师奖中国区提名人;2014欧洲新摄影论坛专家;2014美国休斯顿摄影双年展专家见面会评委;2014年阿根廷摄影节策展人,2014北京国际摄影周策展人。
 
导师寄语:大众图片泛滥的时代,摄影师可能不知不觉在传统的摄影法则中迷失了自己。如今手机已经成为日常摄影的主要工具,这个世界似乎找不出一个没有被照相机光顾的角落,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更需要描写式以外的作品。在几乎所有的摄影语言都已经被用过,所有的地方都被拍摄过,互联网上也可以找到想要看的任何场景和照片的现况下,想要突破是很难的,所以摄影师已不再是传统照片的生产者,面对已然泛滥的照片,更应该是信息的管理者和思想的创造者。希望在这次大赛中,能够看到影像新生代们的突破,看到一些让我们惊喜的作品!

 
郜南  《中国名片》国家系列形象片总导演45岁。新华社终审签稿人。


导师寄语
非常荣幸能够担任全国青年摄影大展的评委导师。本届大展首次开设了多媒体作品序列和手机摄影单元,这是中国摄影家协会高瞻远瞩、与时俱进的战略举措,希望全国才华横溢的青年摄影人能够多元创新,踊跃参与,用自己的才识和慧眼,表现身边的事儿和眼前的时代。期盼这个崭新的平台能为中国摄影事业不拘一格降人才。
我将公平地履行评委的职责。我将抱着学习的目的完成导师的工作。

10位导师均为摄影界知名专家,对青年展寄予厚望。每位导师将在评选过程中各选出1名最具潜力新人、2名最具潜力新人提名、10名优秀新人,并对自己选出的最具潜力新人和最具潜力新人提名的三组作品,分别给出导师评语,评语将在媒体和作品集中公布。在首展开幕式后6个月内,评委指导最具潜力新人获得者完成一组作品,主办方将于媒体择优刊登。
据了解,大展将于9月30日截稿。征稿启事及投稿平台详见:http://youthphoto.cpaedu.cn/

分享至: